卷三

卷三

鹿門山
鹿門山, 舊名蘇嶺山。建武中, 襄陽侯習鬱立神祠於山, 刻二石鹿, 夾神道口。俗因謂之鹿門廟”, 遂以廟名山也。
習鬱為侍中時, 從光武幸黎丘, 與光武同夢見蘇嶺山神。光武嘉之, 拜大鴻臚, 錄其前後功, 封襄陽侯, 使立蘇嶺之祠。

中廬山
中廬侯國, 古盧戎也。縣西山中, 有一[]道。漢時, 常有(馬)數百匹[]出其中。馬形皆小, 形似巴﹑滇馬。
三國時, 陸遜攻襄陽, 又値此穴中有數十匹馬[]。遜載還建業。蜀使來, 有五部兵家滇池者, 識其馬色, 亡父所乘”, 對之流涕。

峴山
[襄陽城, 峴山亙其南。]
(襄陽)峴山南八百步, 西下道百步, 有習家魚池。漢侍中習鬱, 依范蠡養魚法, 中築一釣台。將亡, 敕其兒曰:必葬我近魚池。池邊有高堤, 皆種竹及長楸, 芙蓉覆水, 是遊宴名處。山季倫每遊此, 未嘗不大醉而還, 恒曰:此我高陽池也。
峴山下漢水中, (多)[]鯿魚, 肥美。嘗禁人採捕, 以槎頭斷水, 謂之槎頭鯿”。[宋張敬兒為刺史, 齊高帝求此魚, 敬兒作(陸艫)[六櫓]船置魚而獻曰:奉槎頭縮項鯿魚一千六百頭。”]

萬山
萬山北[](鬲)[](漢)水, 父老相傳, 卽交甫見遊女弄珠之處。

荊山
荊山, 有石室, 相傳[]卞和宅也。

薤山
(襄)[]陽縣薤山, 山上有竹, 三年生一筍, 筍成竹死, 代謝如春秋焉。

石樑山
襄陽石樑山, 起白云則雨, 黃云則風, 黑云則蠻多病。

冠蓋山
冠蓋山, 漢末嘗有四郡守﹑七都尉﹑二卿﹑兩侍中, 朱軒(冠)[]蓋會山下。因名冠蓋山”, 裏曰冠蓋裏

濁水
楚王至鄧之濁水, 去襄陽二十裏。

沔水
檀溪
襄陽[]本楚之[]邑也, 檀溪帶其西, (峴山亙其南, 為楚國之北津也。楚有二津, 謂:從襄陽渡沔, 自南陽界, 出方城關是也, 通周﹑鄭﹑晉﹑衞之道;其東, 則從漢津渡江夏, 出平皋關是也, 通陳﹑蔡﹑齊﹑宋之道)。

馬仁陂
馬仁陂, 在(沘)[]陽縣南五十裏, 蓋地百頃。其所周漑田萬頃。隨年變種, 境無儉歲。[陂水三周其隍。]

望楚山
望楚山有三名。一名馬鞍山, 一名(災)[]山。
宋元嘉中, 武陵王駿為刺史, 屢登之。鄙其舊名;[][鄢﹑]郢(山), 因改為望楚山。後遂龍飛, []孝武。[]望之處, 時人號為鳳嶺。高處有三(墱)[], 卽劉弘﹑山簡九日宴賞之所也。

三公峰
岑山東三峰名“三公”, 西九山名九卿”, 次山名主簿

巫山
赤帝女曰瑤姬, 未行而卒, 葬於巫山之陽, 故曰巫山之女。楚懷王游於高唐, 晝寢, 夢見與神通, 自稱巫山之女。王因幸之。遂為置觀於巫山之南, 號為朝云。至襄王時, 複游高唐。
楚襄王與宋玉遊於云夢之野, 將使宋玉賦高唐之事。望朝云之館, 上有云氣, 崒乎眞上, 忽而改容, 須臾之閑, 變化無窮。王問宋玉曰:此何氣也?對曰:昔者先王游於高唐, 怠而晝寢。夢一婦人, 暖乎若云, 煥乎若星, 將行未至, 如漂如停。詳而視之, 西子之形。王悅而問焉。曰:我帝之季女也, 名曰瑤姬。未行而亡, 封於巫山之台。精魂依草, 實為(莖)[], 媚而服焉, 則與夢期。所(為)[]巫山之女, 高唐之姬。聞君游於高唐, 願薦枕席。王因而幸之。

夏水
楚王好田獵之事, 揚鑣馳[]乎華容之下, 射鴻乎夏水之濱。